在湖南书画艺术界,龚伟献的名字常与"笔墨酣畅、气韵生动"的艺术特质紧密相连。这位扎根潇湘大地的工艺美术师,以一支兼收并蓄的画笔,在宣纸间勾勒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艺术人生。
作为湖南省直书画协会、诗词家协会、老干部书画协会的资深会员,龚伟献的艺术之路始终与家国情怀相映成趣。早年从事对外贸易策展工作的经历,不仅锤炼了他对视觉表达的敏锐触觉,更在跨文化传播中积淀了独特的审美视野。这种融汇中西的底蕴,使他的作品既葆有传统文人画的雅致风骨,又展现出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。
真正让龚伟献走入大众视野的,是2018年央视新闻频道的直播镜头。当他在全国观众面前挥毫书写毛泽东《清平乐·六盘山》时,遒劲的笔锋随"不到长城非好汉"的雄浑诗意流转,将革命浪漫主义情怀注入传统书法肌理。同期创作的"室雅兰香"四尺横幅,则以温润灵动的笔意展现文人雅趣,两幅作品刚柔相济,恰似其人"外师造化,中得心源"的艺术写照。
多年来,龚伟献的作品频频亮相省市各级书画展,在电视台镜头记录下的创作场景里,常见他执笔凝神、泼墨如虹的身影——或取法二王笔意书写唐宋诗文,或借鉴岭南画派技法描绘潇湘烟雨,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寻找艺术真谛。
从对外贸易的文化使者到书画艺术的传播者,龚伟献始终秉持"笔墨当随时代"的创作理念。正如他在某次书画研讨会上所言:"艺术家的使命,既要守住传统的根脉,更要写出时代的精神。"这份执着与担当,让他的艺术人生如同湘江之水,既流淌着千年文脉的深沉,又激荡着时代浪潮的澎湃。